思维本体学

  • 首页
  • 发展规划
    • 养生院介绍
    • 机构愿景
  • 老师简介
  • 原理解析
    • 正知正见
    • 实证原理及方法
    • 现象解析
  • 科研教学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方向
  • 课程介绍
    • 实证原理学习班
    • 本源中医学习班
  • 学员分享
  • 联系方式
实证原理及方法
实证原理及方法

【开悟系列】开悟,一定要究竟

有的修行人往往把路途风光当作了开悟,从而影响了修行。 有的人把身空当作了开悟,这是不对的。身空仅仅只是欲界定的一个特征。 有的人把光明境界当作了开悟,这也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在各种神通里,天眼通是最容易证得的。稍微有一点儿静坐功夫,就可以得到天眼通前象,他会在刹那间清清楚楚地看到极其美好的境界,他会认为这是开悟。 有的人把见光当做开悟,这也是不对的。 有的人把自己在定中那种对外景的明明了了的反应状态误为开悟。 ……… 凡此种种,都不是真正的开悟,或者说不是究竟的开悟。 什么是开悟?我们要知道,佛法的根本任务是要解决…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437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论“明心见性”(五)

我们来到一个城池,面对高高耸立的城墙,我们必须首先找到城门才能得其门而入,“明心”就是找到城门,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城中,进入城中就找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见性)。 “明心”仅仅是刚刚摆脱“客体(思维内容)”,我们还没有稳定地安住于“主体(思维本体)”,这时候“选择性思维”随时都会死灰复燃,把我们重新拉回“客体”,因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解决如何安住于“思维本体(主体)”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培养另一种习惯,那就是培养不使用“选择性思维”的习惯。习惯给我们带来的是“稳定”,是“安住”,只要我们能够形成不使用“选…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424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论“明心见性”(四)

我们既可以通过体验某种心理状态而深化潜意识,也可以通过改变观察能力而深化潜意识,从而由“思维内容(客体)”转向“思维本体(主体)”,完成“明心”任务。 “选择性思维”是导致我们住于“思维内容(客体)”的根本原因,只要能够破除“选择性思维”,我们就能从“思维内容(客体)”摆脱出来,最终转向“思维本体(主体)”而明心了。 “观心”是破除“选择性思维”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把观察的侧重点放在“念头的活动现象”上,也就是观察“念头自生自灭”的活动现象。然而刚开始由于“选择性思维”并没有破除,因此我们往往仍然会被“念头…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391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论“明心见性”(三)

心理学把我们当前思维状态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种状态,在工作中我们总是处于意识为主导的思维状态,而在休息时我们总是处于潜意识为主导的思维状态。在休息状态,我们是侧重于“主体”的,很显然,要想“明心”,我们就必须处于潜意识状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以意识为主导的状态调整为以潜意识为主导的状态,并进而深化潜意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体验某种心理状态而深化潜意识,比如:体验慈悲、体验感恩、体验静等等。 当我们专注地持久地体验这些状态时,我们将深化潜意识。这时候的潜意识具有“专注”和“静”两种成分,是一种“专注的静”。在这种情况下…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332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论“明心见性”(二)

在当前这种思维状态,我们的思维由“主体(思维本体)”和“客体(思维内容)”构成,有时候我们侧重于“主体”,有时候我们侧重于“客体”,也就是有时候我们住于“主体”,有时候我们住于“客体”,比如:在我们欣赏一朵鲜花时,我们是住于客体的,而当我们什么也不愿意做的时候,我们是侧重于主体的。 “明心”要求我们必须从“住于客体”转为“住于主体”,也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如何住于和进一步安住于主体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主体”的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有一定存在状态的。这些状态主要包括: ▲ 心理状态:我们有生气的状态、充…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373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论“明心见性”(一)

我们当前的思维由“思维本体(主体)和思维内容(客体)”这两个部分构成,这两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名称,比如: 观察者——观察对象 我——我所 能观——所观 ……………. “明心”明的是“主体(思维本体)”,而不是“客体(思维内容)”,因为“明心”的目的是为了“见性”。什么是“性”?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现象”和“本质”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把“现象”称作“相”,把“本质”称作“性”,很显然,“见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事物的现象(比如:树叶)寻找世界的本质。 在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研究中,中国传统文…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399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心路历程(二)

诸佛菩萨这些生命科学领域的先驱们,用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实证,让我们看到“物质世界无实体但有作用,物质因心起”,并由此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生命根本解脱的光辉大道,而这条道路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深深地刻着四个醒目大字,那就是“心地法门(而不是身地法门)”。 在将要踏上这条道路,开始我们“生命之歌”的长征时,我们首先要做好两个准备: 一 我们要明白:佛法是“相应”法,“相应”是整个修行的基本原则。 二 见道前我们把心分为真心和妄心两个状态,修行就是破除妄心显真心。妄心是有所缘的,它以所缘作为生存的条件,只要打破所…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376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心路历程(一)

许多人刚开始学佛,往往不知道满身的力气往哪里用?怎样才能与第一义相应?我们在这里把心路历程简述一下,学者或许能从中在无入手处找到一个下手的方便。 一个迷路的人怎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呢?当然是只要能想起来时的路,自然就知道回家的路了。因此,这里简述我们的心路历程,就从如来藏说起,从我们来时的路说起。 我们的如来藏具足一切,不论好坏丑恶,统统都有。我们大家原本都在如来藏中,从《楞伽经》可以看出,因为无明的原因(这里如果要详述,还需要写很多,为了不影响思路,暂不详述),产生执着,也就是我们在《解坛经》上说的“心动”,用我们…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394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人生的意义 — 对快乐的追求

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对于什么是快乐和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却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快乐往往是基于以下两点: 1. 追求刺激:不容否认的是许多人往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刺激的追求上,比如一件款式新颖的服装,刚穿的时候总是很兴奋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厌倦了,于是又开始追求新的流行;再看看社会上那些美食家,岂不更是如此,哪里刚开了一家新餐馆,尤其是这家餐馆有一道不曾听说过的菜肴时,马上就会吸引许多人。刚开始还比较新鲜,但如果经常吃、天天吃,肯定会不胜其烦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对刺激的喜悦呢…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455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实证原理及方法

为什么要静坐

佛教的根本任务是研究我们的思想,是研究我们的思维有哪几种状态?这些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常住哪些状态?又该怎样对待其他状态?这就是我们佛教的根本任务、核心目的。 为了能在宏观上把握思维的整体状态,我们就必须跳出思维的某一个具体状态,以防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就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就是要跳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思维的事相续状态”。 如果我们对自己平时的思维加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思维时,身体的一些相应部位会不由自主地处于紧张状态。对,就是这样,事实上身体对思维有着辅助和强化的作用,我们称之为…

3 1 月, 2022 0条评论 416点热度 0人点赞 xiaoyu 阅读全文
1…34567

contact us

Email:1821989671@qq.com
tel:+86 13782158786
QQ:1821989671

COPYRIGHT © 2021 orientalmedit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